湖南法治報訊(王汝福 李少華)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離不開法治的引領和護航。近年來,衡陽市司法行政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法治建設方面有力有為、服務大局方面見行見效、守牢底線方面盡職盡責、司法為民方面凝心聚力、隊伍建設方面做深做實,在推動衡陽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彰顯了司法行政新作為,為加快推進衡陽區域中心化進程提供了堅強的法治支撐。近日,衡陽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安定就“法治護航促發展”主題接受湖南法治報專訪。
1、湖南法治報:在奮力推進區域中心化進程中,衡陽市司法局是如何發揮好法治規范引領保障作用,為這一宏偉目標賦能的?
楊安定:在推進依法治市的道路上,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高水平法治賦能衡陽區域中心化進程。2023年,市政府獲評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法治調研督查、立法、基層法治建設等10余項工作經驗在全省被推介;全市4個村(社區)獲評第九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8個村(社區)獲評第十批“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我們做到始終堅持維護法治權威。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堅持法治統一的理念,為構建“統一大市場”提供法治保障。明確各類市場主體在市場準入、市場退出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待遇,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層面不搞內外有別,不搞地方保護,確保市場規則的一致性和市場的整體統一性。
近年來,衡陽市司法局注重做好政策研究、規劃建議、立法規劃等工作,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市場的公平競爭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確保市場環境的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在近年的招商引資工作中,為了讓企業招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由市司法局牽頭,出臺市人民政府重大經濟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辦法,將政府的重大經濟項目全部納入法治化管理,最大程度地激發市場活力和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2、湖南法治報:在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中,司法行政部門是如何在“共同”上下功夫,在“一體”上做文章的?
楊安定:我們始終以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城市”為更高目標,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更實舉措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法律參謀,衡陽市司法局充分發揮好統籌協調作用,加強與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的溝通協調,通過制定規劃、明確任務、分解責任等方式,確保各項法治工作有序推進。我們將法治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規和市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多次研究依法治市、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等事項。制定《衡陽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方案》《衡陽市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工作方案》,推出了衡陽法治政府建設“十條硬核舉措”,推進全市法治政府建設再上新臺階。通過樹立典型、推廣經驗等方式,帶動全市各級政府不斷提升法治建設水平,將示范創建的激情與活力轉化為法治政府建設的實際行動和顯著效能。2023年,衡陽市人民政府、南岳區人民政府、石鼓區青山街道、珠暉區東陽渡街道等4個地區,衡南縣“屋場懇談會”、耒陽市“灣村明白人”、蒸湘區“法制審核全鏈條”等三個單項,成功獲評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項目)”,命名數量居全省第二。
3、湖南法治報:在抓實法治政府建設這個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工作中,衡陽市司法局如何助推區域法治水平全面提升,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區域法治品牌方面?
楊安定:市司法局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牽頭單位,聚力當好依法決策的參謀助手,為法治政府建設把脈定向。突出督察導向,堅持從法治政府層面查問題,察漏洞,將各地各部門的法治政府建設自查情況和督察組實地督察掌握的有關工作情況,作為領導干部政績、平安建設考核和年終績效評估相關指標數據采集的重要依據,發揮督察和績效的“雙杠桿”作用,推進工作提質增效。通過發揮督察的“指揮棒”作用,倒逼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增強法治政府建設的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
近年來,我們將法治作為區域軟實力和比較優勢進行打造,將法治政府建設放在全市工作大局中統籌謀劃推進,著力鍛造法治政府建設“衡陽品牌”。推動依法行政呈現新態勢,在全省率先出臺法治建設一攬子規劃方案,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與全市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度,在全省率先推進營商環境標準化建設,全面鋪開政務集成服務“大綜窗”標準化改革。樹立公正文明執法新形象,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級行政執法監督平臺,成為數字化助力行政執法的典范。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廣泛動員“衡陽義警”“衡陽群眾”“灣村明白人”等群眾力量參與社會治理,叫響了“灣村明白人”“里巷工作法”“智慧復議聽證”等法治品牌。
4、湖南法治報:在推動政府依法科學決策、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水平的進程中,司法行政部門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來助力政府提升決策法治化水平?
楊安定:重大行政決策關乎國計民生。衡陽市政府十分重視行政決策的透明度,推動重大行政決策在陽光下運行。為確保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衡陽市司法局注重發揮依法治市辦的牽頭抓總、統籌協調、督促落實作用,嚴格督促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市縣兩級政府按年制定公布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健全政府常務會議題合法性審查前置機制,重大事項嚴格履行依法決策程序。全面落實政府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制度,鼓勵黨政機關具有法律職業資格或者律師資格的人員申請公職律師,支持法律顧問、公職律師出席重要會議、審查重要文件、參與重要決策,提升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全市黨政機關實現法律顧問配備全覆蓋。2022年,在衡陽高新區核心片區公辦初中招生劃片工作中,政府部門組織召開聽證會,聽證代表充分發表意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解答。由于充分聽取民意,凝聚共識,小升初招生工作十分平穩,教育公平得到充分體現。
5、湖南法治報: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從源頭上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特別是在加強調解工作的同時,融入普法教育,以法治思維引導公眾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楊安定:化解矛盾糾紛,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近年來,衡陽廣泛動員“衡陽義警”“衡陽群眾”“灣村明白人”等群眾力量參與社會治理,不斷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將調解和普法教育相結合,通過以案釋法,將化解基層矛盾糾紛變為群眾學法明理的過程,切實做到以法促調,打好矛盾糾紛化解“組合拳”,全市司法行政系統構建了服務、防范、治理為一體的維穩工作格局。
調解是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的重要一環和重要方式。衡陽市司法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做強醫療調解;發揮部門專業優勢,做實行政調解;發揮商會紐帶作用,做優商事調解。通過調動各方資源,大力推進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在全省首創構建“法院+政府+專家”新型行政爭議化解機制,充分發揮調解化解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共有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組織73個,派駐法院、檢察、公安、信訪等部門調解機構143個,各行業、專業調解組織實質有效運行,為平安衡陽、法治衡陽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糾紛的基礎是加強普法、推動守法。近年來,衡陽著力構建“大普法”格局,將學法考法情況列入平安建設考核和國家工作人員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全市國家工作人員參學率100%。在全省首批開展國家機關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履責評議,創新開展“送課上門”“非遺普法”“村村響普法”活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愈加濃厚。今年來,我們打破傳統普法模式,通過“報、網、臺、端、微”,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法治問題,全力打造《雁城說法》欄目,已創作17期精品節目,全網總點擊量突破1億次,成為衡陽普法工作的新品牌。
6、湖南法治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全面依法治國上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請您談談如何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部署要求?
楊安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衡陽司法行政部門把學習好貫徹好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精神,扎實推進司法領域改革任務貫徹落實。我們將認真貫徹市政府“八大行動”、市委政法委“八大工程”部署,緊盯市局“135”工作目標,繼續圍繞“抓重點、破難點、創亮點”的工作思路,以實干實效為衡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具體要做到:走深走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學深悟透、宣教結合、貫徹落實上下足功夫。抓緊抓實法治建設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市統籌、行政執法監督、法治為民和法治領域改革質效。有力有效服務衡陽高質量發展,持續實施“三高四新·法治護航”專項行動,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更優質的法律服務。落實落細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舉措,堅決守牢場所安全底線,著力捍衛政治安全,全力確保監管安全,聚力維護社會面穩定。從嚴從緊整治隊伍紀律作風,在深化黨紀學習教育、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嚴明紀律規矩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責編:王汝福
一審:曾金春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